疫情发生以来,区供销联社按照中央、省、市、区委防控指挥部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担当,统筹做好供销系统疫情防控,发挥供销社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主动作为,服务三农。充分调动供销系统供与销的“国家队”担当,切实保障全区农业生产资料需求和价格平稳,同时发挥供销社独特优势和主渠道作用,利用为农服务平台,为区内滞销蔬菜大户,切实解决老百姓在田蔬菜滞销的难题。
一、精心布置,筑牢疫情“防控堤坝”。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区供销联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注重宣传和舆论引导,上下联动,多层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基层社、公司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按照“全面摸排、不漏一人”原则,克服下岗、待岗、退休、停薪留职人员分布分散,人员组成复杂的难题,完成供销系统14个基层社、6个公司共计619人的准确摸排工作。建立起有无接触武汉人员、身体健康台账,并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与社区建立疫情防控联动机制,及时向社区报告外出返家人员情况。二是建立农资经营网点及承租户的摸排防控台账。成立由区联社领导班子带队,机关科室、基层社、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的巡逻走访工作小组。分片区,定岗定位,责任到人开展轮流巡查监管。通过巡查积极向农资经营户、租赁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及时制止群众外出聚集行为,对在外逗留人员及时劝返,切实提高管控区域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将群防群控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三是下沉“三固化四包干”联系村(社区)混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做好科学自我防护的同时,每日安排1名领导干部及2名工作人员下沉唐昌镇大云村协同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张贴宣传标语,采取凭证入村的方式,在主干道设关卡,小路、村道封路,对外来车辆已经实行严控,加强排查外地返乡人员。经过地毯式摸排,全村共走访1222户,4221人,统计显示全村外省人员流入62人,发现武汉返乡1人,与这三个人密切接触的有11人,重点监控对象1人。
二、畅通渠道,保障农资“下乡入户”。
针对当前进入春耕生产的关键节点,区联社多措并举做好农资供应,全力以赴在“保供应、稳物价、惠民生”上努力作为,积极贡献。一是先后印发《成都市郫都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做好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郫供[2020]1号)、《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农资配送企业、农资店相关经营要求的通知》(文号),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障农资配送企业、农资店安全复工复产。二是落实好农资储备工作。供销社农资经营系统目前储备肥料4200余吨,农膜55余吨。农资储备充足,市场价格平稳。三是畅通农资销售渠道,保障供应。加强对辖内农资放心店走访,进一步协调政府物资保障部门,申请红外线体温枪15支,每周提供口罩200支及其他消毒物资等,为农资经营网点创建合理复工条件。目前,供销系统127家挂靠农资放心店恢复营业已有109家。四是在做好本单位营销人员的健康状况筛查的基础上,鼓励经营单位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农户需求,免费进行地膜穿孔。开展无接触送农资上门服务。同时,动态掌握各店农用物资存量,每日完成统计表格上报,并做好宣传,防止店铺销售不合法农药,防止哄抬物价现象发生。
三、精准施策,推动蔬菜“出村入城”。
区联社在唐昌镇大云村持续混编开展“三固化”疫情防控工作期间,通过与农户的接触发现在田蔬菜采收人力不足、蔬菜滞销、物流不畅等实际难题。联社积极应对,多措并举,通过与大云村两委、驻村干部多方协调沟通,与成都市中海物业公司、四川舜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郫县分公司、成都坤和物业公司、成都浩佳物业公司等几大物业公司建立紧密联系机制,打通农企对接通道,确保蔬菜“出村入城”。一方面及时将滞销蔬菜售出,减少了农户的损失,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强蔬菜领域的再生产信心,确保蔬菜生产供应。另一方面,物业公司将蔬菜供给给各自小区住户,解决住户蔬菜供给需求,减少人员流动,做好了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目前每天协助农民销售生菜、儿菜、棒菜、莴笋、菠菜、芹菜等蔬菜4000余斤,累计销售十万余斤。